i‑Learner Education Centre

成功之路 » Thinking Critically

提升推論能力

 聽見媽媽上樓的腳步聲,班傑明迅速拍掉襯衫上的薯片碎屑,把包裝袋塞進床底。他為什麼要這麼做?多數人都能推測出——如果被媽媽發現偷吃零食,他很可能會挨罵。既然文中從未明說「媽媽禁止班傑明吃薯片」,我們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?這正是「推論能力」的展現。當讀者將自身知識(父母通常不贊成孩子吃零食)與文本線索(班傑明匆忙清理痕跡)結合,便能理解文字背後未明說的含義。

許多家長困惑,為何孩子總是難以讀懂閱讀理解題目的言外之意?關鍵是因為他們缺乏推論能力。推論能力不僅影響學業表現,更關乎日常溝通效能——生活中充滿隱晦暗示與反諷,能聽懂弦外之音才能順暢交流。

以下是幾個提升推論能力的實用技巧:

  • 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

推論的核心在於把既有知識和文本結合。譬如讀到「有人朝車站狂奔」,我們能推斷「此人即將誤點」,這建基於「遲到者會奔跑」與「列車不等人」的常識。因此,提升推論力的首要步驟,是拓展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維度。養成閱讀新聞的習慣,能有效積累背景知識,讓孩子在接觸新資訊時,更輕鬆地連結已知與未知。

  • 善用圖像以激發思考

對文字理解力較弱或抗拒長篇閱讀的學生而言,圖像是絕佳的輔助工具。視覺訊息能降低語言門檻,幫助孩子建立推論自信。試著讓孩子觀看連環圖或默片,引導他們梳理畫面間的邏輯:這個故事在講什麼?接下來會發生什麼?當孩子嘗試串聯線索、預測情節時,其實正無形鍛鍊著整合視覺訊息與既有認知的推論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