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的理財素養:培養受用一生的金錢管理能力
Tweet你能否分辨什麼是「真正需要」,什麼只是「一時想要」?你會不會對花錢感到不安,擔心一不小心就透支欠債?財務管理這門課,或許學校沒有教,但它所蘊含的責任感、預算規劃與儲蓄觀念,卻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課。
若缺乏理財能力,孩子可能養成不佳的消費習慣,不僅容易陷入財務壓力,更會因為經濟上的限制,錯失許多拓展教育視野與人生體驗的寶貴機會。因此,與其讓孩子將來過度依賴他人,建議最好在他們開始接觸「數字」這個概念的年紀,就及早建立正確的金錢觀。
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學習管理金錢?以下提供幾個具體方法:
- 在互動遊戲中學習:對於五歲以上的學童,可以通過「大富翁」、「人生遊戲」這類桌遊,讓孩子在玩樂中理解預算規劃與財務決策。對於年紀較長、喜歡遊戲的學生,則可以嘗試「理財足球」這款快節奏的線上遊戲,它巧妙結合了財務與運動,趣味十足。
- 做講座、鼓勵課堂討論:為學生打下紮實的財務基礎至關重要,例如釐清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的區別,認識信用、儲蓄與投資等概念。不妨舉辦一次開放論壇,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用錢的實際經驗。
- 使用模擬貨幣:在教室或家中,可以設置一個虛擬的經濟環境。當孩子表現良好時,給予他們模擬貨幣作為獎勵,並可用來兌換某些特別優待或獎品。這能讓孩子通過親身實踐,學會儲蓄、消費、優先級這些概念。
- 給項目規劃預算:讓學生分組策劃一場實際活動,比如郊遊或野餐。他們必須自行規劃預算,包括交通、餐飲與活動費用,從中學習如何區分支出的輕重緩急,並依據現有資源做出彈性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