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-Learner Education Centre

Steps to Success » 兒童文學

Why reading children’s literature

This conten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.

/陳沛瑩老師

法國比較文學作家保羅·亞哲爾在《書、兒童與成人》中說道:「閱讀著飽含美德的文字,少年們的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就變得透徹崇高了。」小時候,我們的日子都在翻閱色彩紛呈的繪本和童話故事中渡過,在各種寓言故事中接觸到何謂「道理」,在五彩斑斕的童話故事中暢遊不同的「世界」。這些陪伴我們長大的,是帶領我們初探世界的兒童文學。

甚麼是兒童文學?兒童文學是為兒童少年創作的文學作品,體裁包括兒童詩歌、童話、繪本故事等等,通俗易懂。孩子既能從生動淺白的文字中滿足豐富的求知欲,又能從兒童文學中明白各種倫理道德和良好習慣並加以實踐。不但能調動孩子學習語文的熱誠,還能啟蒙兒童的智力、情感、社會性等多方面。兒童文學的獨特性在於文本的教育性,對兒童的影響尤其大。兒童文學能歸為兩大類別,一為以增進知識為目標的現實性作品,一為以提升審美為目標的想像性作品,孩子在閱讀的過程同時可以陶冶性情和激發靈感,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的幫助。

從兒童文學中,我們能從文字中感受美的審美內涵。兒童文學的受眾是孩子,因此大部分作品都有較強的啟發性,當中的中心思想更是貼近兒童的思維,擁有獨特的人性美的內涵,尤其在人物的心理活動上,展現出極高的勵志精神。例如《魯賓遜漂流記》中,便是透過主人公流落荒島的遭遇表達「勇敢面對逆境」的堅強精神。在審美上,更是以從兒童稚嫩的視角看世界,為世間的美塗上最美的顔色。例如中國著名童書作家曹文軒,藍天、白雲、太陽、雨水都在他的筆下變成充滿詩意的雅緻美景。在心靈美上,兒童文學作家為特殊兒童發聲,令讀者從中感受暖意。例如伍美珍,又被名為「陽光姐姐」,為孩子發聲,反映現實問題,但同時不乏能撫慰人心的文字力量。在閱讀兒童文學時,孩子能從中學會角色人物的良好品質,在享受閱讀的快樂的同時,也能激發情感共鳴,從中窺視社會,提升審美修養。

另外,兒童文學在文化內涵上,能幫助孩子對不同的文化議題有初步的理解和認知。在兒童文學中,作品往往會添加不同的插圖以幫助孩子理解,這樣能讓孩子更好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內蘊。例如《阿凡提的故事》作品加插了不少具西域風格的文物,讓孩子更深入探究故事背後的民族文化。而且,兒童文學出有不少探討時代的作品。例如香港兒童文學大師阿濃的著作《漢堡包和叉燒包》,以爺孫兩代的午餐分歧帶出對上下一代的代溝的反思。兒童文學並非只是爛漫的色彩堆疊,而是在文字藝術背後加插具啟蒙性的思想和文化。

兒童文學的受眾是否只限於兒童?非也。著名動畫師宮崎駿是兒童文學的狂熱者,他筆下的經典作品的世界觀都是從兒童文學中得到靈感。成人在閱讀兒童文學時,也能從兒童的眼睛看世界,以純真的視角看如幻燈片般的世界,感受另類的文學美學。我們也不妨在日常中拾起兒童文學作品,與孩子一起進入單純、和諧、美好的精神堡壘。